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PK3板)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国建筑行业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从1999年周绪红院士和吴方伯教授开始研发,到2004年获得发明专利,再到200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PK3板的技术发展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这一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进步,也响应了国家对于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号召。PK3板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如轻薄的板型、高效的施工流程、优异的抗震性能等,成为推动建筑行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它的成功应用,为建筑项目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的解决方案,是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PK3板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技术优势,还在于其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它通过减少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PK3板的这些特性,使其成为装配式建筑领域中极具性价比的水平结构技术体系。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普遍认可,PK3板的应用前景广阔,它将继续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行业的绿色转型和现代化发展。
该专利转让给山东万斯达集团后,自2012年邀请现代营造谷明旺总经理和美国PCIKimSeeber参与后续的改进研发,技术经过三次迭代形成了PK3产品,用脆性的混凝土材料制成了刚度适中的弹性构件,在满足楼板的正常生产施工要求情况下,尽量减少了模板和支撑,较大简化了楼板的施工工艺,在节省人工和措施的前提下可以缩短工期。PK3板具有厚度薄、重量轻、整体性能好、施工便捷、综合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采用长线模台和自动化设备生产,模具摊销少,构件成本低。“PK3板”优势三个性价比组合:上部受压区:砂浆钢管——性价比较高的抗压材料;中部传力机构:钢筋桁架——效率较高的传力机构;下部受拉区:预应力钢丝——性价比较高的抗拉材料;此外,通过调整桁架高度、钢管直径,还能实现“刚度可调”。“PK3板”生产PK3板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技术、长线流水模台生产。相比钢筋桁架叠合板,PK3板采用机械化生产,数控布料,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